乐至无怨 礼至不争

dfsafdsafdsa

孔子生活于春秋,正是群雄纷争,诸侯争霸,礼坏乐崩之时,他却一生致力于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爱乐,认为礼乐诗舞可以教化芸芸众生,使社会和谐统一。

 

而同一时代,在遥远的古希腊,人类最古老的露天剧场——狄奥尼索斯剧场刚刚建成,在这里观看埃斯库罗斯等悲剧诗人的戏剧是当时雅典市民城邦生活的重要内容。西方建造剧场,东方建造曲楼戏台,东西方舞乐文化都是从祭祀文化发展而来,虽发展过程不尽相同,但却共同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而礼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中之重。位于山东曲阜的尼山大学堂为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工程项目,意在弘扬儒家文化,振兴礼乐。尼山大学堂项目既为构筑儒家文化的殿堂,那么大学堂内的礼乐堂要如何展现礼乐之文化、传达礼乐之思想成为了设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一个能够展现礼乐之文化的剧场,必然不是一个全然传统的剧场。如今,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的冲击,若是普通的表演或展览,纯朴传统的“礼乐文化”难以吸引现如今人们的注意。

 

礼乐堂的做法是让观众与演出同步互动,演员的演出方式是礼尚往来的,让观众也成为整个演出的一部分。观众也可在坐席区通过一些小道具参与演出,甚至在关键时间推动表演的发展。礼乐堂中的演出,需是一个让身处其中的所有成员共同完成的礼乐仪式。

 

 

要进行高度互动的表演,传统的剧场显然是满足不了这一需求的。西方传统经典剧场几乎都是镜框式舞台布局,这种布局方式让观众与演员几乎是分离的,台口像是一个巨大的画框,舞台则是一幅远离观众的画。而中国传统戏台虽然相较来说更加注重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但任然满足不了现代表演的需求。

 

礼乐堂需要一个开放式的舞台,来将画面转化成空间。美国著名剧作家亚瑟·米勒把镜框剧场比喻为第三人称的东西,他认为戏剧已日益变成第一人称的东西。这正是礼乐堂所追求的效果,让观众参与进来,让礼乐表演由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一人称

 

为契合这一要求,传统剧场中镜框式和伸出式舞台不再适用,观众环绕而坐的中心式舞台成为不二之选。

 

一个用于表演展现礼乐文化的剧场,其建筑空间形式亦不能完全脱离周礼儒术之道。开放式舞台所对应的平面形式本就多变,不论方形,圆形成者多边形均可应用于开放式舞台剧场,如何寻找传统文化与空间形式之间的联系成为了一个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孔子流传于世的文字中描述图案的并不多,其中一句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孔子晚年哀叹周礼恢复已成泡影,这里的图,便指的是河图。

 

《易经·系辞上》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上图案既是洛书,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入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同时洛书本为方形,又有圆之象,正是”天圆地方“概念的投影,其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平衡体系,是这个浩瀚世界简单明确的缩影。

 

礼乐堂的平面形状正是来源于这一概念。其四方切角的平面形态,既契合洛书的传统意向,同时又能满足礼乐堂表演和疏散功能的需求。

 



礼乐堂内部空间的设计来源于《礼记·乐记》上载的“礼以地制,乐由天作。”礼乐结合,就是天地万物秩序的体现,而人就在天地之间。礼乐堂的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就可分为天、人、地三个部分,分别对应舞台顶部的“乐”区,中心舞台的“圣人礼乐”区以及观众席所在的“礼”区。正如史记所载“乐者天始,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

 

礼乐堂“礼”区由于观众席坐席升起的原因,自然形成了地面倾斜向下的空间形态,而“乐”区的顶棚亦模仿这一形态并镜像处理,形成了倾斜向上的空间形态。最终,礼乐堂的内部空间与中国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簠的形状不谋而合,这种古代器皿在当时亦是在祭祀宴飨时使用的。

 


 

平面、空间、演出方式的创新,其基础是对礼乐的理解和对建筑空间的运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礼乐堂承载的演出和活动,让观众获得感悟,有所收获,实现礼乐的目标。

 

礼教和乐教,分别解决人外在和内心的问题。“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把仁爱作为礼乐引领人向善的一个目标,认为“乐”可以陶冶情操,移风易俗,这也正是设计儒家大学堂礼乐堂的初衷。

- End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收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