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佛教建筑文化与民俗佛教建筑文化——灵山梵宫建筑设计与思考
序言: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小说叫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中有这样的论述,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就最强烈的生命力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也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有一个半真的存在。
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有来自各个方向的制约和压力,了解压力,选择压力是必须的,也使每一个设计历程变得更真切。
05年开始的无锡灵山梵宫设计由于项目背景的特殊性,使设计过程始终围绕来自政府、开发商、佛教界、旅游界以及公众对于这一特殊建筑的文化层面上压力展开。尤其是在业主要将其建成文化遗产这一要求,使设计师承受不能承受的“文化”之重,如何认识、疏导、运用这些压力,是保持良好设计态度,控制整个项目的进程的首要问题,也迫使我们去思考一些建筑与建筑之外的文化问题。
一、设计历程的回顾
灵山梵宫位于灵山景区内,通过三期工程构成由佛教三宝“佛”、“法”、“僧”为主题的三条主线,从而形成景区的最终框架,其中“佛”的轴线由一期88米高的灵山大佛,祥福禅寺、二期的九龙灌浴,阿育王柱、佛足坛、五智门等构成,一、二期工程已于03年完成。即将兴建的“法”轴线与“僧”轴线分别位于“佛”轴线的东西两侧,其中作为法轴线的主体建筑梵宫建筑面积达7万平米,包含佛教剧场、佛教餐饮、会议中心等功能,将成为08年世界佛教论坛的中心会场,也是无锡市的重点工程。
围绕灵山胜境梵宫项目的设计,室内景观部自05年起进行了约一年的项目跟踪,形成了梵宫整体建筑的初步方案,并获得无锡市政府和业主的初步认可,由于业主要求,华东院在06年初发动各所方案设计力量汇总形成第二轮的十七个方案,第三轮的三个方案,第四轮的二个方案,最终形成实施方案的基本框架,整个过程与其说是设计的过程不如说是政府、业主、佛教界、旅游界对项目的认识,或者说对项目的“文化性”定位互相争论、妥协、影响的过程。
究竟是宗教建筑还是旅游建筑,是景点还是会场,是要体现建筑文化、佛教文化还是民俗文化,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立足点与侧重点。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多轮次对方案根本性否定,而设计组也一度存在审美、价值及方法的迷失,但随着项目地深入,随着对各方“文化”要求的分析,逐步形成较明晰的对项目的认识,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相当特殊的建筑,承担不同层面的文化要求,无论是作为神圣佛教建筑,还是民俗的宗教主题的公园,建筑师了解建筑的文化本质,分析佛教文化与民俗的文化都是十分必要,也就能够将不能承受的文化之重转变而成为设计的源泉。
二、建筑文化实质的讨论
谈论建筑文化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化。文化通常而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包含了人类社会的知识,行为和物质存在以及凝结在这些存在中的思想意识。
一般来说,文化有精致文化与民俗文化之分。对于建筑文化西方人在19世纪的看法是视建筑为三大艺术之一,将建筑归于精致文化范畴。而二十世纪中叶的另一种说法是以拉普晋为代表的建筑研究者,把文化视为民族文化的文化在民族学中,文化的定义较接近民俗文化,把文化看做生活的方式,每个民族却在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信仰、思想与行为模式,建筑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活方式的具体呈现,因此视为民俗亦未尝不可。
所以我们崇尚的建筑一方面是先进新技术,先进观念的体现,而这些为建筑师熟悉的技术与观念大部分来源于西方现代的建筑成就,而佛教建筑在中国自唐宋达到高潮之后,明清时期形成了固定型制使其建筑的多元性和艺术性大大降低,由于经历了与历史上“灭佛”运动类似的十年动乱又一次佛教浩劫,佛教建筑与当代建筑技术与思潮的发展完全割裂开来,佛教的思想与活动与现代人生活的距离也进一步拉开(有别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以当灵山业主和佛教界人士建设大尺度的佛教风格建筑时,视线指向不是现代建筑而是佛教建筑顶峰时期的菩提加塔(印度)、吴哥窟(柬埔寨)与印度尼西亚,正由于缺乏从古代佛教建筑自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历程,所以用现代建筑未诠释佛教文化不为大多数佛教界人士,佛教徒乃至普遍的游客所认可。当建筑师被痛苦地被要求以传统(原始)的佛教建筑的典型形态,装饰元素,佛教艺术品来反映佛教建筑的文化性时,建筑的文化性也就逐渐向民俗文化的属性倾斜。在对建筑文化性的思考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不论是建筑的精致文化和民俗文化,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于建筑的认知,这种价值观是不分层次的,学院派教育背景的建筑师容易拥有专业的傲慢,不肯去更多了解其它人群的价值观,不肯承认一些建筑也具有有别于精致文化的属性而导致与业主、使用者的沟通不良。这对于灵山梵宫这一具有宗教和民俗双重名片的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是尤其需要避免的。
三、佛教建筑文化的基本属性
非常少的专家学者将亚洲的建筑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研究,特别在近现代西方的技术、思想、美学全面占据统制地位的背景下,东方建筑传统的研究以及风格的衍化趋于停滞。
一方面亚洲文化为佛教建筑赋予浓郁的东方属性。另一方面古代佛教文化也为亚洲及东方建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我们先以塔作为一个例子。
塔是佛教特有的建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死后遗体火化,烧出上万颗舍利,由弟子将这些舍利拿到各地去安奉,把舍利埋入地下,上面建筑圆形土堆。在印度梵文中称为“ 堵波”(stupa,也称“浮园”,也译为“塔婆”即是“塔”的由来,以后成为佛的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形式)。
佛教的兴盛促成塔这样一个作为外来文化的建筑门类在东方各地兴建。如同出了一个命题作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建筑传统的地区纷纷作答,从而形成普遍存在于各个亚洲国家,形态千变万化的塔的样式,单中国一地就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缅式塔等等。
并且不仅是受地域性的影响,塔也逐渐与佛教宗派联系在一起,如藏传佛教的巨塔(喇嘛塔)可以出现在藏区也可以出现在江南,这种建筑的样式随着藏传佛教的流传而在各地兴建,并与当地汉传或南传佛教建筑很和谐合建在了一起。
从各地塔的形态的关联与差异中,我们可以得出佛教建筑的几个共同的特征,首先对于大部分国家它是外来的建筑文化,其次是与当地的建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其三是与佛教本像或者几大门派藏传、南传、汉传的基本教义密切关联。从本质上来说是亚洲建筑文化相融合的典型实例,并且当其多元文化的特性充分展现的时期也是其建筑形态最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时期。佛教建筑的另外几个基本类型如窟、佛殿、经幢等的发展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佛教建筑的另一个特性是它的政治性,比如汉传佛教始终与皇权统治若及若离,所以汉传佛教建筑与宫殿建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 建大寺,具有琉璃墙瓦,庑殿顶的雍容气度,也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禅寺别院(通常禅宗的思想和禅宗庙寺的风格更接近当代建筑师对于佛教建筑的审美)。又如藏传佛教的布达拉宫,反映了政权和神权的高度统一,而许多以佛教为国教的东南亚国家,其建筑的恢宏也显示了政教合一的特点。
除了建筑,佛教文化还包含其它方面如法轮、莲花,光板, 字符,念珠、菩堤树、曼陀餐、六色旗等,这些作为佛教象征与佛象造缘一起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佛教艺术永恒的表现体载。
四、民俗文化在旅游建筑中的体现
非常多的人士反感将灵山胜境与旅游建筑联系起来,仿佛如此就将建筑文化的层次贬低了。何况如果将灵山胜境以旅游学的范畴归于主题(佛教)公园的人造景观则更是业主、政府、佛教界和建筑师避之犹恐不及的。
但作为项目建筑师应该清晰地去认识项目的旅游范畴的属性特征,自觉运用其设计的原则来实现建筑文化性和功能性。
旅游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文化性也是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旅游与文化存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友好文化到现代文化却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游客不仅汲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日益缩小。绘画、雕刻、摄影、工艺作品是游人乐于观赏的项目,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电视又是安排旅游者夜晚生活的节目,诗词、散文、游记、神话、传说、故事,又可以将旅游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
按照旅游科学的分类,灵山胜境应属于主题公园(Theme parks)范畴,当前世界范围的主题公园有以下几类。
1、儿童神话故事:迪斯尼乐园(美),Gluck王国(日本)
2、微缩城镇:锦绣中华(深圳)、Minidom(瑞士)
3、未来与科技:Futuroscope(法国)
4、原始西部:Fort Fun(美国),OK Corral(法国)
5、乡村世界、花卉、甜蜜:Flevohof(荷兰),Mellipark(比利时),昆明世博园
6、电视系列:芝麻街(日本),三国城、水浒城
创建娱乐公园是一项高额、高风险的投资,曾一度成为我国各地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灵山胜境周边就有唐城、水浒城、三国城等,这些景点多依赖于电视文化(作为外景基地)的需求,通过一段时间内热门电视剧的播出而成为旅游热点,应该归于电视系列、主题公园的类别之中,但这些主题公园均逐渐在走下坡路,究其原因因为这些主题很难长久地成为旅客所关注的热点,随着热点的转移,景点的旅客数量自然大量地减少。
灵山胜境在目前阶段相比较同处无锡的上述主题公园,较成功的原因首先得益于佛教的悠远历史和广大信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佛教信徒超过一亿人,从各民族来看,除汉族部分人群信奉佛教外(主要信奉汉传佛教),藏、蒙古、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白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番族、纳西族、彝族、羌族、满族、朝鲜族、信仰大乘佛教,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何族信仰小乘佛教。
同时作为一、二期主景的88米大佛,九龙灌浴从形象上都摒弃粗制滥造,较能符合广大信众和游客的审美。
但这并不意味着灵山三期工程的风险就会因此减小,如果不能通过三期工程提升灵山景区的旅游价值,依靠申办08年世界佛教论坛而获得的资金和广告效应,就会反而成为开发商的巨大包袱。
通常主题公园通过对具有民族性、宗教性、独特性、珍奇性、神秘性、故事性、地方特色等方面特点景点的营造,来获得游客的游览兴趣,取得商业成功。符合佛教教义以获得广大游客尤其是信徒的认可;创造个性鲜明,独特的建筑形象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和认识的需求;以及具有故事性、神秘性的佛教图案和艺术品来装饰建筑以提升旅游景点的价值都是符合主题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的设计方法。
同时需要指出作为主题公园的灵山胜境的开发,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单体设计,都应该有其系统的设计框架与程序。
灵山梵宫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在很大程度都是通过业主自发的运作来完成,所以前期对于一些需进行科学评估的问题如对土地的开发与规划自然环境影响的调查,市场的预期评估,对建筑总量及投资成本估算、运营成本与收益的分析等等,都不全面,或即使做了,也没有充分体现指导设计的作用,所有这些问题建筑师只能通过设计层面的工作局部加以改进和弥补。
通过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应该充分在设计中反映这一更多体现大众民俗文化的需求,同时以细致的分析研究,科学的设计方法作为设计手段,使旅游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
五、两个争论焦点及背后文化层面的思考
1、体量之争
体量之争存在于开发商与建筑师之间,以项目设计之始建筑体量是否过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最初室内景观设计所提出的方案总面积五万八千平方米,长度方向150米,宽度方向180米,总高达到35左右的建筑体量被设计组认为过大,与环境不相协调。通过做模型、动画、放标志汽球等方法反复地对业主及主管方面进行引导、说服,随着一轮又一轮建筑体量的收与放,最终的建筑面积预计将达到七万平方米,究其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业主要求建筑具有超大的体量而达到震憾力,唯一性。其次是业主对室内功能需求缺乏有把握的预期,以至室内用房一再扩大、变高,以满足可能的需求。在缺乏有效手段解决以上矛盾,以及建设周期的压力之下,设计组进行了妥协,但同时进行局部地调整,首先是坚持最大体量的梵宫建筑必须位于尽可能靠近山脚的区域以在山的环绕下减少因尺度上的巨大反差而与一、二期建筑的不协调,其次是前区建筑形成退台式,减小沿广场立面的高度,使建筑与环境更为融合。
2、风格之争
风格之争存在于政府、开发商、佛教界与建筑师之间。
建筑师首先提出的观念是以现代的手法来创造符合佛教精神的建筑空间,再通过一定的装饰和构筑物展现佛教文化。并且建筑应地景化,缩小体量以于环境相融合。
当地政府的观念是以佛教本缘(印度)的建筑样式来解决对于不同佛教教派的风格之争,同时加强佛教界和各地信众的认识感以符合世界佛教大会的要求。
业主基本认同政府的观念,同时提出必须形成宏伟、壮观的佛教景点及提升景区的景观价值,争创5A级旅游区。
佛教界认为佛教是在中国发展到巅峰,既然世界佛教大会在中国召开,风格应以汉传佛教为根本。
游客的观点,是通过方案评选来了解的,7成游客在风格各异的六个方案中(包括古典、现代、北方式、江南式等样式),选择了实施方案,体现了多数游客的基本态度。
无论是体量之争还是风格之争,争论者的论点都带有其鲜明的文化上的侧重,如政府强调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开发商注重既有宗教方面的要求又强调民俗性与商业性,旅游经营者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以民俗文化提升景点的旅游价值,游客需要得到与其文化背景相适宜的旅游或宗教文化。而设计师在协调以上文化层面要求的同时,又要在设计中符合建筑文化的基本特点,遵循时代建筑的价值取向。
最终方案并没有实现设计师的初衷,而是一个妥协再设计的过程,风格上以中国佛教建筑的构成元素为框架,以获得佛教界广泛认同的塔的形象作为主要形态元素,同时采用一系列的艺术手段来加强建筑的宗教氛围,同时也给游客以更为深刻的视觉感受。
通过对佛教文化、旅游文化的研究后再来反思梵宫风格的衍化过程,我们认为其发展有其合理性。当然也具有浓厚的项目开发时代特征。
六、多元文化在设计的运用
1、佛教文化的运用
最终方案的形态是以退台的建筑主体上方设置五个塔型屋顶作为基本的形态特征,根据第三节关于佛教文化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塔是佛教特有的建筑形式,它是佛的象征,所以以塔的形式来突出佛教建筑的特征,获得信众的认同是开发商和建筑师首先达成的共识,但采用怎样的塔的形式与佛法的主题应和,同时又能与建筑物共同形成统一的建筑形态是设计的关键之一。在对各种资料的查阅中,一种名为华塔的较特殊的亭式塔逐渐为我们所注意。现有的华塔,最早的一座是山东历城九顶塔,此外尚有敦煌华塔,河北寿禅寺塔等十余座,通常下部是单层亭式,上面耸立巨大塔顶,表面饰有很多莲瓣,每瓣上立一座小塔,尖顶立一较大之塔,含义是表现《华严经》所说的“莲花藏世界”。中间的大莲花,花中心为毗卢舍那佛,周围每一莲瓣代表“如微圣殿”的一个小世界,整体共同构成“莲花藏世界”是对佛界的立体表征。
因为华塔为中国特有,形态简洁而有标志性,并且易于与建筑相结合形成室内空间的穹顶而成为塔的样式的首选。
至于五座塔分别代表了佛教金刚界五部主佛即中央的毗卢余那佛,东方
由于对于五方五佛的主题佛教教义和各类艺术品中都有详尽的评述,所以为建筑形态设计和室内的装饰都提供了设计的主题和依据,形象了特有的故事性。
2、民俗文化的运用
民俗文化的运用主要通过建筑中装饰,为旅游提供了大量故事性的素材。
3、建筑文化的运用
通常而言简洁是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和价值取象的,但在灵山寺宫的设计无论是对佛教文化还是民俗文化的阐述都需要通过大量具象的建筑形体和装饰来实现,无论是塔、法轮、莲花、光相,还是菩提树、祥花瑞兽,如何与建筑相结合,建筑师都缺乏相应的经验,怎样做都相当别扭。
所以,我们首先形成共识对于作为具有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双重特性的梵宫建筑,装饰不是罪恶而是适宜的构成元素。
其次,粗制滥造或者是与建筑不相适的装饰才是罪恶,如何来控制装饰使之成为建筑的有机组合是将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结合到建筑文化之中的关键。具体采用了以下方面进行设计控制。
⑴ 装配法与单元法
装配法是将一些装饰构件,装饰图案与建筑主体脱离,变化可装配的建筑构件,如同画图建筑,先铺就大调子,装饰进行细部。单元法是无论内外立面就进行标准单元、转角单元等模数化的划分,将复杂的立面转化为数十个基本单元,既符合建筑美学也为深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便利。
⑵ 先编号再设计加工
对于差不多是巴黎圣母院的十倍体量的建筑,艺术品装饰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要在一年之中完成所有的建筑内外装饰是不可能的,艺术装饰只有在细致的创作,精美的加工的前提下才能杜绝粗制滥造的可能。这就需要进行先斯规划而后分步实施,在室内设计中将规划的艺术装饰进行编号,进行尺寸控制,同时对作品的风格、手段及色彩进行初步的规划。然后由业主委托相关的艺术家进行创作,才能最终保证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的艺术品味,并与建筑艺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