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只是此次欧洲之行游历的众多名城中的一站,却是最爱的城市。
关注布达佩斯,从电影《布达佩斯之恋》开始。电影中这个充满了忧郁之美的中欧都市,确是一个让人容易亲近、乐于融入的地方,在这异域之地,我们获得了许多“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愉悦体验,编成“六记”以供分享。
自由桥上的声与色
如果没有多瑙河,就没有美丽的布达佩斯了。多瑙河穿越城市形成两岸,一边是布达,另一边是佩斯。布达一边,以城堡山为主体,山峦起伏,城市的大多数中世纪建筑都聚集在这里;而佩斯一侧,一马平川,多为巴洛克和现代风格的建筑,是城市的文化和商业中心。
两岸之间的多瑙河上,横亘了九座桥,我们对于布达佩斯的最初印象——链子桥(Chain Bridge)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为了早一刻见到她,在酒店安顿好,我们就迫不及待奔向河边。时近黄昏,紫色的彩云正渲染着金色的天空。我们登上绿桥(自由桥)、欣赏近处的白桥(伊莉莎白桥,即茜茜公主桥)和远处著名的古铜色的链子桥。夜幕中,佩斯的城市脉络在点点灯光的勾画下逐渐清晰,布达一边城堡山上的皇宫、教堂也亮起来,两岸建筑在深色丝绒般天空的衬托下显出水晶似的剔透。桥上明黄色有轨电车飞驰而过,划出绚丽的线条,桥下玻璃观光船上的红色烛光星星点点……布达佩斯给予我们的最初印象是充盈着愉悦的色彩!“景色太美我不敢看”——《布拉格广场》的歌词,用在此时此景再合适不过了。
布达佩斯被誉为最安静的首都,站在桥上的我们,此时却被交织成一片的混响声所包围:近处铛铛的有轨电车穿梭而过,轨道连带大桥一起晃动的声音经久不息;远处岸边观光游船陆续起航,发出此起彼伏的鸣笛声;还有城堡山教堂的晚钟和沿河酒吧的古典乐曲声。这些声音有些让人感觉热闹,有些又异常安静,交织成真真切切的布达佩斯的声音。我们也应和着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那是佳能7D欢快的歌唱声。
多瑙河的桥,是感受这座城市的最佳所在。两侧的布达与佩斯,一个高、一个低,一个古老、一个年轻。随着脚底下奔腾不息的多瑙河水一起由近及远将城市的时空展现在眼前,极目望去,心情也随之开阔。
古董地下铁里抓逃票
布达佩斯的市内交通主要靠地下铁和轨道电车。虽然城市只有红黄蓝三条地铁线,但乘坐依然有些难度。初到布达佩斯地下,我们首先遭遇到的是M3线。满眼标识全是复杂难辨的匈牙利语(马尔扎语),如果说在德、法、意的地铁里对一些常用字还能认个大概,来到匈牙利立刻发现自己变成文盲。M3线显得老旧,也不太整洁,运行时的摇晃和噪声,即使身旁的人也听不清对方讲话,恍惚觉得穿越到二战后的欧洲。
更没想到的是M3线居然是三条地铁线中最新的一条。三条线建成的间隔如三代人,其中爷爷辈的M1线也许是欧洲大陆最古老的地铁,有着一百多年历史,每天仍在正常运营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铁线。这勾起了我们的好奇,迫不及待地前往一探究竟,当终于见到时依然出乎想象。M1线有着最短的车长,每列车只有两节或三节;最小巧的车厢,仅六七排座位;站台也是超迷你的,高度仅比头顶高出不多。一百年来,M1线每日穿行在著名的安德拉希大街散步的人们的脚底下,和“儿子孙子”一起承担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运营。M1埋深最浅,十分平易近人,乘客只需走下二、三十级台阶便可进到站台。而M2和M3则费事得多,每次换乘深不见底自动扶梯去M2和M3站台,都有下矿井的感觉(达40~60米),乘坐自动扶梯耗时颇久,足够让心急的上班族享用完他的早餐了。
乘坐M1线的的多是肤色各异、表情兴奋的各国游客,感觉象是在迪斯尼坐观光小火车,但乘客依然需足够守规矩。一日,我们搭乘M1线,一路上与一队讲着英文的外国游客挤在车厢中,下车时,他们却被一对检票员拦下查票,这群人顿时傻眼。这些坐“霸王车”的家伙不服气,辩解说自己是游客不懂怎样买票以示无辜,并顺便把身旁的我们也拖下水,企图构成“法不责众”的事实。等我们从容淡定地掏出车票,立刻成为明事理守规矩的“标杆”,被验票员用马扎尔语夸了几遍,就这样,在十几双“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我们昂首出站,情不自禁更爱布达佩斯的地铁了。其实,在站厅层都有人工和售票机,为更优惠,还可买到十张一叠的本票,进站前撕下一张在自动检票盒子STAMP一下,票被打上进站时间,就可以上车了。
温泉水里的天堂生活
匈牙利是欧洲温泉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布达佩斯也是世界上拥有温泉最多的首都,温泉池是普通市民的乐园,也是艺术家、作家、政治家、贵族的社交中心。
依据Lonely Planet建议,一天的幸福生活应该从泡温泉开始,我们决定入乡随俗。著名的盖勒特酒店温泉泳池,距离我们的酒店非常近,我们只需带上泳衣、步行穿过绿桥就到了。先在盖勒特酒店楼下喝过一杯美美的咖啡,带着一身香气和满足步入浴场。忽然想到中国扬州人早晨肉包汤(喝茶),下午汤包肉(洗澡)的传统,看来东、西方人享受生活的方式也很相似。
在布达佩斯五处著名的温泉中,盖勒特(Gellert Furdo)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古老,她的著名是因为建筑——温泉泳池建在一栋十九世纪、富丽堂皇的大宫殿里。进门购票,穿过几进殿堂,来到更衣大厅,发现更衣室分女用、男用,及男女合用的。和几对各国游客一起在更衣室外逡巡,感觉就像面对盛宴大餐,想马上大快朵颐又恐不懂礼仪被人笑话。几经观察询问,才弄清浴场的所有池子都是着泳装且男女共用的,并选对了更衣室,才纷纷换了装跳入温水池。刚才还迷茫的游客们一个个神态自若,脸红通通笑盈盈的——美食已到嘴,吃谁还不会?身体舒服了终于可以欣赏一下建筑,这是一处恢宏的新艺术风格的大厅,光线从泳池上方可开闭的古典风格的玻璃拱顶倾泻下来,落入冒着热气在长方的水池上,池边是两列典雅的柱廊。池中已有不少老年人在悠然游泳,一群老太太泡着齐腰深的池水中,在岸上美女教练带领下跟着节奏做着健身操。一位老伯伯在温泉池的热气中缓步趟水走过,像极了《虎口脱险》中的场景,忍不住哼唱起《鸳鸯茶》为他伴奏。
欧洲人把洗浴作为生活享受和社交活动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我们曾造访过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庞贝的大浴场遗址,也观赏了五百年前摩尔人在阿拉罕布拉宫有顶窗的宫殿浴池,而在布达佩斯,这一历史还活着,胖瘦男女一会儿在水中跳操,一会儿又顺着漩涡池的水流跳起了“圈圈舞”;喜欢安静的人们则在池边聚会、聊天、下棋(塞切尼温泉的特色)。一汪温泉放松身心,也激发活力,也让全世界人领略到布达佩斯人的生活智慧。
山顶音乐会
在布达佩斯到处是音乐,只要是有人停留的地方。刚在街边长凳小憩,刚在咖啡馆端上一杯咖啡或在餐厅系上餐巾等候晚餐,立刻就会有音乐飘过来。
最著名的音乐会要数城堡山的马迦什教堂。买了晚场音乐会票,从布达的市中心出发坐M3线换M2线到Szell Kalman ter 站,路对面就是上城堡山的16路小巴(16路站牌上画着城堡,很易辨识)。到了山上便看到了渔夫堡和马迦什教堂。时间尚早,先去渔夫堡走走。
为什么叫渔夫堡不曾查考,这建筑是在山顶上用灰白色岩石建造的两层拱廊,平台上点缀着几个卡通圆锥帽般的小塔,童话般的可爱。站在圆塔内极目远眺,城市景色美不胜收。最妙的是,每每到达一处养眼的所在,便有一个或几个乐师从你身后(不影响游客观景)为你送上悠扬的乐音。渔夫堡拱廊下的有一间著名的餐厅,拱门边的座位早已被一对对恋人占据,品着美酒,背景是整个城市美景和倒影在多瑙河中的两岸灯光;系着领结的侍者彬彬有礼,随时准备奉上美食;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乐队,应景地演奏一段段浪漫曲,让人想起那曲《忧郁的星期天》的柔肠千转。
真正的音乐会在教堂内。新歌特式风格的马迦什大教堂美轮美奂,八十米高的钟楼在夜色中更成为城堡山上的主角。1867年弗朗茨• 约瑟夫和茜茜公主在这里加冕奥匈帝国皇帝,李斯特名曲《匈牙利加冕弥撒》就为此而作,并在此地首演。教堂有着彩色的屋顶,室内绚丽生动的壁画遍布了每个角落。教堂音乐会以管风琴和弦乐小乐队的表演为主,其实表演什么曲目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音乐充满了古老的教堂,升腾到它高耸的屋顶,凝固的音乐承载着流动的建筑并糅合了历史的原汁原味,让我们从感官到内心都充分满足。
音乐会散场,乘坐极具历史感的斜轨小火车下山,仅一分钟就回到了链子桥,繁华的都市已进入梦乡,如此安静,动人的匈牙利乐曲却还余音不息。
宫殿里的集市
在外旅行,丰盛的早餐是一天幸福旅程的开始。在国外我们通常早餐的解决方案有两个:酒店自助餐和大超市购外卖。在布达佩斯,一出酒店竟撞进一个大集市。集市看似一栋宫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外立面为红砖饰面并装饰有丰富的图案,顶部则为造型精美尺度巨大的钢结构屋架。随着人流涌入,很快发现了宫殿里的宝藏:市场一层供应各式堆积如山的匈牙利食物,二层则售卖眼花缭乱的匈牙利工艺品。细看商品的价格,便宜到近似白送(刚由瑞士来此的我们就是这样理解的),所以顿时乐开了花。
不同于欧洲其它城市市场里的老头老太摊主,这里几乎都是优雅热情、英语纯正的女摊主,年轻貌美与古老建筑,活生生地组合为一道风景,使得各国游客在大市场里,饱口福又饱眼福,难怪个个都将兴奋之情绽放在了脸上。
同样将新与旧结合得十分出色的是布达佩斯的建筑。大量被很好保护和利用的老建筑,成为当地人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游客游览的热点。布达佩斯古老但并不因循守旧。市中心建造了不少优秀的现代建筑,与老建筑和谐共处。穿过这栋熙熙攘攘的市场的后门,就能看到一组叫不出名字新建筑。一栋是旧建筑和卵形玻璃体结合体。在它的对面是一座布达佩斯大学教学楼,立面上装饰着一片抽象雕塑。在布达佩斯的几日,每每在巴洛克建筑的海洋中邂逅到一栋栋涌动着青春与时尚新建筑,令我们耳目一新,感慨这个城市的激情和活力。
纽约宫咖啡店
布达佩斯有过一个接一个的辉煌时代,几乎每个都是从飘香的咖啡桌旁开始的,尤其是佩斯,曾因咖啡馆众多而被称作咖啡城。
最具代表性的纽约宫咖啡店。纽约宫建成于1895年,是布达佩斯的标志性建筑,集聚了帝国时代建筑、雕塑、绘画大师的共同智慧。咖啡店在底层一间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大厅,装饰华丽,繁复而矫情,大理石立柱旋如麻花,水银壁镜、枝形吊灯,处处张显宫廷气派。据说过去曾是文人的天堂,匈牙利贵族的社交场所,中欧地区的文化中心;而如今,几经起落后重新开张的咖啡店,不再是文人和艺术家的精神领地,而是金融家、新贵族、商人、政客和喧哗的游客的消费乐园。我们特意留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感受纽约宫的情调。依照侍者的介绍点了精美的咖啡和糕点,特地尝试了一款名为“DREAM COFFEE”的咖啡,用酒调制,口感奇特,五味杂陈。
除了纽约宫,还有几次喝咖啡的经历也值得一提:比如,在Muczarnok当代艺术馆门廊咖啡馆,那里可以歪着脑袋仰望其彩色砖雕建筑装饰;再有,国家歌剧院隔壁街角的餐馆,建筑足够古老,店堂里还摆放着一台好似电影《布达佩斯之恋》里的三角钢琴。除了吃上腌鱼火腿卷和匈牙利著名的土豆牛肉汤(赫鲁晓夫有个著名的论断,“要是天天喝上匈牙利的土豆牛肉汤,我们就进入共产主义了”),喝咖啡时伴着从剧院飘出来的Small Concert老唱段,惬意无比;还有,我们的酒店窗下的露天咖啡馆,离开布达佩斯前的那个晚上,坐在灿烂的星空下,回味在这座城市渡过的快乐时光。
“关于布达佩斯的所有一切我都喜欢”,这句话是茜茜公主说的,此时可以涵盖我们所有的感受。